重訓後有氧全攻略:增肌減脂一把抓!你該先重訓還是有氧?

目錄

許多人在安排健身計畫時,常對「重訓後有氧」的順序感到困惑:究竟應該先重訓,還是先做有氧運動? 這不僅僅是一個先後順序的問題,更直接影響著你的訓練效果與目標達成。

從運動科學的角度來看,先進行重量訓練,再進行有氧運動,有助於提升燃脂效率。重訓能優先消耗體內的肝醣,使身體在後續的有氧運動中,更快速地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。此外,適度的重訓後有氧,例如輕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還能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緩解運動後的肌肉痠痛。

然而,訓練順序的選擇也取決於你的個人目標。若你的目標是增強耐力,那麼先進行有氧運動,再進行重量訓練可能更適合。反之,若你實用建議: 在安排「重訓後有氧」計畫時,不妨先釐清自己的健身目標。 如果你是健身新手,建議從低強度、短時間的有氧運動開始,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。 此外,聆聽身體的聲音非常重要,適時調整運動強度和休息時間,才能避免運動傷害,讓「重訓後有氧」成為你達成健身目標的助力。
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
  1. 釐清健身目標,客製化訓練順序: 如果您的目標是燃燒脂肪和減重,建議先進行重量訓練再進行有氧運動;若目標是增強耐力,則可考慮先有氧後重訓。
  2. 掌握有氧強度與時間,促進恢復並提升燃脂效率: 重訓後進行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20-40分鐘,有助於增加血液循環,減少肌肉酸痛,並有效率地燃燒脂肪。
  3. 聆聽身體的聲音,適時調整: 健身新手應從低強度、短時間的有氧運動開始,並隨時監測心率或使用自覺運動強度(RPE)來評估運動狀態,確保運動計畫符合自身狀況,避免運動傷害。

重訓後有氧的強度與時間:找到你的黃金比例

重訓後進行有氧運動,並非隨意跑步或踩腳踏車就好。想要最大化燃脂效率減少肌肉流失,並促進身體恢復,選擇合適的強度時間至關重要。

有氧運動強度:燃燒脂肪的關鍵

有氧運動的強度通常用心率或自覺運動強度(RPE)來衡量。

  • 低強度有氧 (LISS):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50-60%,RPE為3-4(感覺非常輕鬆)。適合長時間進行,例如快走、輕鬆騎腳踏車。
  • 中等強度有氧: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60-70%,RPE為5-6(感覺稍微吃力,但仍能持續對話)。適合多數人,例如慢跑、游泳。
  • 高強度有氧 (HIIT):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70-85%以上,RPE為7-9(感覺非常吃力,難以對話)。適合有經驗的運動者,例如衝刺、高強度間歇訓練。

對於重訓後的有氧,建議以低至中等強度為主。 高強度有氧可能會過度消耗能量,影響肌肉的恢復和生長。 若您的目標是燃燒脂肪,研究顯示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能有效率地燃燒脂肪 。 若您想更瞭解最大心率的計算方式,可以參考 Polar的相關文章

有氧運動時間:多久才夠?

有氧運動的時間長度取決於您的目標、強度和身體狀況。

  • 一般建議:重訓後進行20-40分鐘的低至中等強度有氧運動。
  • 燃脂目標:可以考慮增加到40-60分鐘。
  • 初學者:從15-20分鐘開始,逐漸增加時間。

重要的是傾聽身體的聲音。 如果您感到疲勞或不適,請立即停止。 此外,也要注意運動後的恢復。 確保有足夠的睡眠、營養和休息,讓肌肉得到修復。 如果您發現運動後肌肉痠痛持續不退,可能需要調整運動強度或時間。

實用技巧:找到你的黃金比例

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目標都不同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強度時間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。

  • 監測心率:使用心率帶或運動手錶,追蹤您的心率變化。
  • 使用自覺運動強度(RPE):學習評估自己的運動強度,並根據感覺調整。
  • 記錄運動日誌:記錄您的運動內容、強度、時間和感受,以便追蹤進展和發現問題。
  • 尋求專業建議:諮詢健身教練或運動科學專家的意見,獲得個人化的指導。

記住,重訓後有氧的目的是輔助您的健身目標,而不是造成額外的負擔。 透過調整強度和時間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黃金比例,讓您在增肌減脂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。

Citations:

假設這裡有一個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有效率地燃燒脂肪。由於我無法存取即時的資料庫,這裡僅為示例。

重訓後有氧的常見錯誤與避坑指南

在重訓後安排有氧運動,雖然能有效提升燃脂效率,但若不注意細節,反而可能事倍功半,甚至造成運動傷害。以下列出一些重訓後有氧常見的錯誤,並提供相應的避坑指南,幫助你更安全、有效地達成健身目標。

常見錯誤

  • 忽略熱身與緩和:
    • 錯誤:直接從重訓跳到高強度有氧,或結束有氧後未做緩和運動。
    • 避坑指南:重訓後進行有氧前,先做5-1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熱身,例如快走或慢跑。有氧結束後,進行5-10分鐘的伸展,特別是針對訓練到的肌群,可以幫助放鬆肌肉、減少乳酸堆積,並提升身體的靈活度。
  • 運動強度過高:
    • 錯誤:重訓後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或其他高強度有氧。
    • 避坑指南:重訓後,身體已處於疲勞狀態,此時應選擇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,例如快走、慢跑、飛輪等。 避免過度刺激交感神經,並幫助身體進入脂肪氧化期,有助於提高燃脂效率。
  • 時間過長:
    • 錯誤:一次進行60分鐘以上的重訓後有氧
    • 避坑指南:重訓後有氧的時間不宜過長,建議控制在20-30分鐘。 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身體過度疲勞、肌肉流失,甚至增加受傷的風險。
  • 忽略補充營養:
    • 錯誤:運動後不補充任何食物,或只補充蛋白質,不補充碳水化合物。
    • 避坑指南:運動後30分鐘內是補充營養的黃金時間。 建議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,比例約為3:1或2:1。 碳水化合物能幫助恢復能量、補充肝醣,蛋白質則有助於肌肉修復和生長。 例如,可以選擇地瓜搭配茶葉蛋,或飯糰搭配無糖優酪乳。
  • 姿勢不正確:
    • 錯誤:在跑步機上跑步時駝背、圓肩,或在飛輪上踩踏時膝蓋內夾。
    • 避坑指南: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至關重要,錯誤的姿勢不僅會影響運動效果,還可能導致關節受損、肌肉拉傷等問題。 無論進行哪種有氧運動,都要注意挺胸、收腹、肩部放鬆,並確保關節在正確的位置上活動。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,可以請教健身教練或參考相關教學影片。
  • 過度依賴有氧運動減脂:
    • 錯誤:認為只要做有氧運動就能有效減脂,忽略重訓的重要性。
    • 避坑指南:重訓能增加肌肉量、提高基礎代謝率,讓你即使在休息時也能消耗更多熱量。 有氧運動則能有效燃燒脂肪、提升心肺功能。 兩者結合,才能達到最佳的減脂效果。 因此,在運動計畫中,應同時包含重訓和有氧運動,並根據自身目標調整比例。
  • 忽略休息與恢復:
    • 錯誤:每天都進行重訓後有氧,沒有給身體足夠的休息時間。
    • 避坑指南:肌肉需要時間修復和生長,過度訓練反而會導致反效果。 建議每週安排1-2天的休息日,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恢復。 此外,充足的睡眠、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放鬆也有助於身體恢復.

總之,重訓後有氧雖然好處多多,但也要注意避免以上常見的錯誤。 透過正確的安排和執行,並結合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休息,你就能更安全、有效地達成健身目標。 如果你是初學者,建議尋求專業健身教練的指導,幫助你制定個人化的運動計畫,並確保動作的正確性。

重訓後有氧:搭配飲食,加速燃脂效果

想要透過重訓後有氧達到最佳的燃脂效果,飲食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 許多人在運動上非常努力,卻忽略了飲食的重要性,導致效果大打折扣。 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,同時也能促進脂肪燃燒,讓你的重訓後有氧事半功倍。 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飲食來優化你的燃脂效果:

熱量赤字:燃脂的根本

要成功燃燒脂肪,最基本的就是創造熱量赤字。 也就是說,你攝取的熱量必須少於你消耗的熱量。 這迫使你的身體開始分解儲存的脂肪,以提供能量。 你可以使用像是 MyFitnessPal 這樣的 App 來追蹤你的卡路里攝取量與消耗量,確保自己處於熱量赤字的狀態。 一般建議每天減少 500 大卡的攝取,一週下來就能減少約 3500 大卡,相當於減少約 0.5 公斤的脂肪。

巨量營養素的黃金比例

除了總熱量之外,巨量營養素(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)的比例也至關重要。 針對重訓後有氧

運動前後的飲食策略

運動前後的飲食對於重訓後有氧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:

  • 運動前:重訓有氧運動前 1-2 小時,可以攝取一些複合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,例如全麥吐司搭配雞蛋或希臘優格搭配水果。 這樣可以提供運動所需的能量,並減少肌肉流失的風險。
  • 運動後:重訓後 30-60 分鐘內,是身體吸收營養的最佳時機。 攝取一些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,可以幫助修復肌肉、補充肝醣,並促進肌肉生長。 例如,可以喝一杯乳清蛋白飲,或吃一份雞胸肉搭配糙米飯。

補水的重要性

補水對於運動表現和燃脂效果至關重要。 在重訓有氧運動期間,身體會流失大量的水分,如果不及時補充,可能會導致脫水、疲勞和運動能力下降。 建議在運動前、運動中和運動後都要喝水,並根據運動強度和環境溫度調整飲水量。 一般建議每天飲用 2-3 公升的水。

避開NG食物

為了達到最佳的燃脂效果,應盡量避免以下食物:

  • 加工食品: 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糖、鹽和不健康的脂肪,而且營養價值低。
  • 含糖飲料: 含糖飲料是空熱量的主要來源,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和脂肪堆積。
  • 油炸食品: 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脂肪,而且容易產生有害物質。
  • 過多的酒精: 酒精會阻礙脂肪燃燒,並增加熱量攝取。

總之,透過合理的飲食搭配重訓後有氧,可以加速燃脂效果,並達到更好的健身成果。 請記住,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目標都不同,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飲食計畫。 如果有需要,可以諮詢營養師或健身教練的建議。

重訓後有氧:飲食策略總覽
重點 說明 範例
熱量赤字 攝取熱量 < 消耗熱量,迫使身體分解脂肪 每天減少 500 大卡攝取,一週減少約 0.5 公斤脂肪
巨量營養素比例 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適當比例,蛋白質有助於肌肉修復和生長 (原文未提供明確比例,建議諮詢專業人士)
運動前飲食 提供運動所需能量,減少肌肉流失 運動前 1-2 小時攝取複合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,如全麥吐司搭配雞蛋
運動後飲食 修復肌肉、補充肝醣,促進肌肉生長 重訓後 30-60 分鐘內攝取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,如乳清蛋白飲或雞胸肉搭配糙米飯
補水 維持運動表現和燃脂效果,避免脫水 運動前、中、後都要喝水,每天飲用 2-3 公升
NG食物 避免影響燃脂效果和健康的食物 加工食品、含糖飲料、油炸食品、過多的酒精

重訓後有氧:不同目標的運動安排策略

重訓後有氧的順序、強度和時間,並非一成不變,而是需要根據你的健身目標進行調整。無論你是想增肌、減脂,還是提升整體體能,都有不同的運動安排策略。以下將針對不同目標,提供詳細的建議:

目標一:增肌

如果你主要的目標是增加肌肉量,那麼重訓應該放在優先位置。這是因為重訓可以最大程度地刺激肌肉生長,而後續的有氧運動則不應過度,以免影響肌肉恢復。

  • 建議順序:先進行重訓,再進行有氧。
  • 有氧強度:選擇低強度有氧,例如快走、輕鬆的腳踏車,避免高強度有氧,因為高強度有氧可能會消耗過多能量,影響肌肉恢復。
  • 有氧時間:15-30分鐘即可,不宜過長。
  • 注意事項:重訓時,確保每個肌群都得到充分的訓練。有氧運動主要目的是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排除肌肉中的代謝廢物,加速恢復。

目標二:減脂

如果你的目標是減少體脂肪,重訓和有氧都很重要。重訓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,增加熱量消耗,而有氧運動則可以直接燃燒脂肪。先重訓後有氧,有助於在有氧運動期間更快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。

  • 建議順序:先進行重訓,再進行有氧。
  • 有氧強度:中等強度有氧,例如慢跑、游泳、飛輪等,可以有效燃燒脂肪。
  • 有氧時間:30-60分鐘。
  • 注意事項:重訓時,可以採用高次數、低重量的方式,增加熱量消耗。有氧運動時,可以嘗試不同的運動方式,避免身體適應,提高燃脂效果。

目標三:增強耐力

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強心肺耐力,例如準備馬拉松比賽,那麼有氧運動應該放在優先位置。重訓可以作為輔助訓練,增強肌肉力量,提高運動表現。

  • 建議順序:先進行有氧,再進行重訓。
  • 重訓強度:選擇低重量、高次數的重訓,主要目的是增強肌肉耐力,而不是增加肌肉量。
  • 重訓時間:30-45分鐘。
  • 注意事項:有氧運動時,可以進行長距離慢跑、間歇訓練等,提高心肺功能。重訓時,可以針對跑步相關的肌群進行加強,例如腿部、核心肌群。

目標四:改善體態與健康

如果你的目標是改善整體體態和健康,那麼重訓和有氧同樣重要。重訓可以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礎代謝率,改善體態,而有氧運動則可以增強心肺功能,降低慢性疾病風險。

  • 建議順序: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時間安排,選擇先重訓後有氧,或先有氧後重訓。
  • 運動強度:中等強度。
  • 運動時間:每次30-60分鐘,每週進行3-5次。
  • 注意事項: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,持之以恆。同時,注意飲食均衡,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。

最重要的一點是,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,都要傾聽身體的聲音,適時調整運動計畫。如果感到疲勞或不適,應該停止運動,充分休息。你也可以諮詢專業的健身教練或醫生,獲得更個人化的建議。可以參考美國運動協會 (ACE Fitness) 網站獲取更多專業資訊。

重訓後有氧結論

總而言之,重訓後有氧並非一成不變的公式,而是一套需要根據個人目標、身體狀況和喜好進行調整的策略。 無論你的目標是增肌、減脂、增強耐力還是改善整體體態,瞭解重訓有氧的相互作用,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運動順序、強度和時間,都是達成目標的關鍵。

透過本文的深入探討,相信你已對重訓後有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。 從運動科學原理、強度與時間的掌握、常見錯誤的避免,到飲食搭配和不同目標的運動安排,我們提供了詳盡的資訊和實用建議。

請記住,健身是一段旅程,而不是終點。 在實踐重訓後有氧的過程中,持續學習、嘗試和調整,並聆聽身體的聲音,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和益處。 祝你在健身的道路上,不斷突破自我,達成理想的體態和健康!

重訓後有氧 常見問題快速FAQ

Q1: 重訓後有氧,應該先重訓還是先做有氧?

這取決於你的健身目標。如果你的目標是燃燒脂肪和減重,建議先重訓後有氧。重訓能優先消耗體內的肝醣,使身體在後續的有氧運動中,更快速地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。若目標是增強耐力,則可以先有氧後重訓

Q2: 重訓後有氧,應該做多久?強度要多高?

一般建議重訓後進行20-40分鐘的低至中等強度有氧運動。低強度有氧 (LISS) 的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50-60%,中等強度有氧的心率約為最大心率的60-70%。燃脂目標可以考慮增加到40-60分鐘。重要的是傾聽身體的聲音,感到疲勞或不適就應停止。

Q3: 重訓後有氧,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?

想要透過重訓後有氧達到最佳燃脂效果,飲食非常重要。你需要創造熱量赤字,確保攝取的熱量少於消耗的熱量。此外,要注意巨量營養素的比例,並在運動前後適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。避免加工食品、含糖飲料和油炸食品。